跟著總書記“尋脈”中華③|走進運城 人類文明第一把圣火在此燃起
  • <code id="yt5ka"><nobr id="yt5ka"><track id="yt5ka"></track></nobr></code>

  • <th id="yt5ka"><video id="yt5ka"><span id="yt5ka"></span></video></th>

      <code id="yt5ka"><nobr id="yt5ka"><sub id="yt5ka"></sub></nobr></code>
      <th id="yt5ka"></th>
      1. 跟著總書記“尋脈”中華③|走進運城 人類文明第一把圣火在此燃起

        “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,這是事關文化自信和中華文明歷史的重大問題,也是中國考古人必須面對的時代使命。”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物考古工作,就考古工作作出系列重要論述。宣講家網推出系列視點,沿著總書記的指引,叩問文明、探索歷史。今天推出第三期,讓我們跟著總書記走進山西運城博物館,追尋人類文明第一把圣火。

        001

        位于山西最南端的運城,歷史悠久,文脈厚重,古稱“河東”,因“鹽運之城”得名。習近平總書記心系黃河流域文物保護工作。2023年5月16日下午,在前往陜西西安主持中國-中亞峰會途中,習近平總書記走下列車,考察了山西運城博物館。

        1

        在運城博物館,習近平總書記參觀“華夏尋根”“館藏珍品”“盬鹽春秋”等展陳,詳細了解運城有關人類起源和中華文明早期歷史發展等。

        02

         

        背景拓展

        西侯度遺址

        西侯度遺址,位于山西省運城市芮城縣風陵渡鎮西侯度村附近,是我國最古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之一。20世紀60年代,考古人員在這里發現了人類最早用火的證據,將人類用火的歷史提早到243萬年前。

        2

        西侯度遺址出土的石制品,包括錘擊石核、錘擊石片、兩端砸擊石核、兩端砸擊石片,其中部分石核還兼有砍斫器功能。

        一束火光照亮了人類文明進步的路程,打開了人類進化的加速器。用火燒過的動物化石,以及砍斫器、刮削器、三棱大尖狀器等石制工具,見證了這塊土地上文明的起源。

        垣曲“世紀曙猿”化石

        4

        世紀曙猿復原圖。(史愛娟繪,資料來源:中國科學院)

        在山西運城垣曲盆地發現的“世紀曙猿”化石,距今約4500萬年,已能看到高等靈長類動物的許多特征,推翻了“人類起源于非洲”的論斷,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進了1000萬年,對研究人類起源有著重要意義。

        運城博物館

        3

        成立于2013年的運城博物館,占地38畝,現有各類藏品3萬余件,其中珍貴文物675件(套),為國家二級博物館?;娟惲幸?ldquo;大河之東”為主題,由華夏尋根、館藏珍品、盬鹽春秋、地靈人杰、土木華章、條山風云等6個歷史專題展組成。一件件展品,為后人講述著中華根祖文化的歷史滄桑。

         

        參考來源:人民日報、新華社、央視新聞、山西日報等

         

        責編:張弛

        設計:陳佳翌

        校對:張慕琪

        審核:張凌潔

        監審:劉斌

         

        往期回顧

        跟著總書記“尋脈”中華①|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的“考古課”

        跟著總書記“尋脈”中華②|發掘仰韶文化的“文明曙光”

        責任編輯:張弛校對:張慕琪最后修改:
        0
        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標識證書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
        久久久精品国产色欲AV
      2. <code id="yt5ka"><nobr id="yt5ka"><track id="yt5ka"></track></nobr></code>

      3. <th id="yt5ka"><video id="yt5ka"><span id="yt5ka"></span></video></th>

          <code id="yt5ka"><nobr id="yt5ka"><sub id="yt5ka"></sub></nobr></code>
          <th id="yt5ka"></th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