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年芳草綠,春風拂袖清明祭。清明節是以“慎終追遠、禮敬祖先、弘揚孝道”為核心內容的中華民族傳統節日。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,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日子,也是人們親近自然、踏青游玩、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。將節氣與民俗融為一體,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統一。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“天、地、人”的和諧統一,彰顯了順應天時地宜、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。
移風易俗文明祭,重于心而勝于形。時代在發展,社會在進步,追思、祭掃方式也在與時俱進。全國各地倡導以鮮花祭祀、網絡祭祀、家庭追思、“鮮花換紙錢”、“絲帶寄哀思”等活動,代替傳統的燃燭燒紙祭祀,以文明之風表達對先人的緬懷之情,讓大家過一個“平安、綠色、健康”的清明節。一系列新型祭掃方式推出的背后,無不有力彰顯了清明祭掃重在“情”而不拘于“形”的本義回歸。緬懷追思、表達情感是清明祭祀的內涵和真諦。用獻一束鮮花、敬一杯美酒、植一棵綠樹、誦一篇祭文等文明方式,追憶先人留下的好家風好家訓和生前感人故事,讓清明祭掃成為傳承逝者優良家風和良好品德,激勵后代努力奮斗、貢獻社會的文明載體。改變的是形式,不變的是對先人的尊重和懷念。
思親莫讓煙塵擾,低碳祭掃慰先人。弘揚尊重生命、慎終追遠、厚養禮葬的文明理念,提倡綠色環保祭祀方式,消除火災隱患,維護優美整潔的城鄉環境,守護青山綠水藍天,讓傳統節日彰顯清凈與文明。全國各地倡導老人在世多關心、膝前常盡孝,老人仙逝后文明節儉治喪、祭祀,不鋪張浪費,不焚燒紙錢,引導群眾文明、安全、環保祭祀;有關部門通過各種媒體,大力宣傳文明低碳祭掃觀念,讓人們逐步摒棄陳規陋習,踐行綠色環保、先進文明的祭掃方式,引導群眾自覺文明低碳祭掃,樹立移風易俗的祭掃新風尚;殯葬部門努力提供實實在在的殯葬服務,切實為群眾提供更多便利;廣大社區工作者、志愿者積極開展宣傳文明祭祀樹新風活動,進一步引導居民群眾轉變觀念、除舊布新。
倡導引領且踐行,黨員干部做標桿。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,黨員干部尤其要帶頭成為文明祭祀的標桿,帶頭宣講、帶頭示范、帶頭踐行,帶頭以身作則、爭做表率。黨員干部們積極向群眾宣傳移風易俗政策,弘揚孝老敬親、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;帶頭倡樹美德健康生活方式,營造健康安全、文明有序的良好社會氛圍;帶頭躬身踐行、率先垂范,做安全、生態、文明祭祀的帶頭人,主動制止和勸阻不文明祭祀行為;帶頭轉變觀念、摒棄陋習,以節儉的方式寄托哀思;帶頭主動勸說親朋好友不購買冥幣、冥物等封建迷信用品,不在公共場所焚燒冥紙、燃放鞭炮。黨員干部用自己身體力行的實際行動踐行移風易俗,爭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、傳播者和踐行者,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者。
移風易俗,人人有責。倡導安全文明節儉綠色祭掃,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。讓我們攜起手來,從現在做起,從你我做起,爭做優秀文化的傳承者、環境整治的參與者,文明祭掃的先行者,以文明緬懷先人的實際行動,移風易俗過清明?。▉碓矗盒v家網)
【聲明: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立場,僅供參考。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,轉載請注明來源?!?/span>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